i 基于CFD双锥面调节阀流道结构特性分析-故障原因与解决方法-电子人社区 -

电子人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今日 : 0|主题 : 684|排名 : 361 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基于CFD双锥面调节阀流道结构特性分析

发表于 2017-6-7 12:21:00 | 1490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7-6-7 12:21:0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电子人社区网讯:   摘  要:针对某双锥面调节阀,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阀门内部流道模型,通过CFD进行离散求解,得到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,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。通过改变双锥面阀芯结构尺寸,再对流道进行数值模拟,得出影响流道结构特性的主要因素。
  关键字:双锥面调节阀门 CDF数值模拟 流道结构 特性分析
阀门在核电站各个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,某型核反应堆一回路辅助系统调节阀门是重要零件之一。与稳压器配合使用,当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过高时,比例式喷雾阀开启,并随着压力升高而加大开度,以避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完整性遭到破坏,使稳压器压力回到设计值。该阀门采用流量控制精度高的双锥面阀芯,2个锥面的几何尺寸是决定阀门控制调节能力的非常重要的设计参数,传统的研究手段是采用试验方法,对阀门的外部特性,如进出口压力差、流量系数等,进行测量和分析,而对流体在阀门内部流动情况则很难知晓。

近年来,为了解阀门内部流场分布,探寻各流动参数的变化规律,计算流体动力学(CFD)技术应用到该领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。英国GECALSTHOM公司的E.N.Jalmraes(Ceng)工程师对高压蒸汽涡轮阀门内部三维黏性流场进行了分析,应用高雷诺数的方程模型,并进行不同开度下的稳态模拟计算,获得了压力场、速度场分布情况。中国科学院热物理研究所与北京全三维动力工程有限公司合作,由沈阳等人利用CFD技术对高压联合进气阀内的三维黏性流场进行分析,并对其几何结构进行了改进,为阀门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。徐克鹏、蔡虎等人详细分析了大型汽轮机主汽调节阀阀门内部的流场结构,对流动现象提出了合理解释,得出了阀门的流量分配关系,能量损失分布情况,讨论了能量损失产生的机理,并进行了实验验证。

本文采用FLUENT流体分析软件,对某型双锥面高精度调节阀进行数值模拟,详细分析了4种优化双锥面结构的阀门内部流场特征,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。研究结果可为同类阀门的设计和试验提供借鉴。

1 双锥面调节阀结构模型

通过三维建模软件Pro/ENGINEER建立了某型双锥面高精度调节阀流道模型。该阀门主要由阀体、阀芯、阀座和密封组件等组成。阀门的公称通径为DN25,工作压力为1.6MPa,压差不低于0.5MPa。如图1所示。


图1 双锥面调节阀内部结构示意图

调节阀门流道是锥阀腔内的流动空间,即连通进口与出口的空间。图2所示的流道模型是从图1中提取的三维模型,由图2可知,流道进口方向与出口方向之间呈90°夹角,从入口进入阀腔的流体,流经阀芯与阀座构成的节流通道,通过阀体腔,最终从出口流出。


图2 双锥面调节阀流道模型

2 仿真计算

2.1 划分计算网格

流道模型建立后,模型的计算网格划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。为保证计算精度,划分网格时,遵循以下2个原则:原则1:不规则结构区域网格密于规则结构区域;原则2:流动强烈区域网格密于缓慢区域。本模型阀芯锥面头部附近遵照原则1进行加密处理;模型阀座附近遵照原则2进行加密处理。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,根据计算能力选择网络数量并进行网格划分。模型选择四面体非结构网格,对流道重点部位和流动剧烈的地方进行网格加密,并对不同网格数量下的网格品质进行了比较。依据计算机的性能,本模型确定体网格总数在30万左右。得到如图3所示的稳态计算网格。


图3 流道模型网格划分

2.2 边界条件

计算模型采用k-ε湍流模型,采用隐式Segregated法。流体状态边界为,介质采用水蒸汽,作可压缩流体考虑。重力加速度为9.8m/s2,湍流强度取3%,设置进口面边界为压力进口(1.6MPa),入口直径为24.6mm,出口面边界为压力出口(1.1MPa),出口直径为25.5mm。计算精度控制采用SIMPLE算法,残差精度设为10-5。

  2.3 计算结果
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相对位移(阀门的相对开度)之间的关系:

    (1)

式中:Q为调节阀在某一开度下的流量;Qmax为调节阀全开流量(最大流量);l为调节阀在某一开度下阀芯位移;L为调节阀全开时阀芯位移。

通过改变阀芯与阀座之间的通流面积,便可控制流量。将阀芯在不同位移下的模型依次进行数值计算,得到相应的质量流量,通过计算得出阀门在不同位移下的相对流量。阀芯相对开度与相对流量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。


图4 相对位移与相对流量变化曲线

  从结果可看出,阀门在初始打开阶段,相对流量变化比较缓慢,随着开度增加,相对流量变化加快。相对流量变化较大的范围在相对位移50%~100%,变化量为0.835;0%~50%,相对流量变化只有0.165。与阀门实际工作情况基本相符,即小开度精调,大开度控流量。
流体在流过阀门时,压力最大的位置分别出现在阀门进口、背对出口流道和阀芯头部(压力最大达到1599361Pa)。通过锥心时压力降低到137029Pa,随着流体的流动,过流截面积不断增大。当流体全部通过阀门以后,流体的压力逐渐恢复(151347Pa)。流道压力云图见图5。


图5 流道流体压力分布

3 流道特性分析

对该调节阀流道结构分析可知,在阀门的进出口几何尺寸、开度确定的情况下,阀芯几何形状是影响阀门的流通性能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。因此,选择正确的阀芯锥角几何尺寸非常重要。

双锥面阀芯几何尺寸定义见图6。阀芯锥角几何尺寸由2个锥面的半角α1、α2和锥台高度h1确定。


图6 双锥面阀芯几何尺寸定义

在保持2个锥面半角α1、α2不变的情况下,相对流量随着锥台高度h1的增加而减小;保持锥台高度h1不变,相对流量随着锥面半角α1、α2增加而增大。实际双锥面阀芯3个参数是互相关联和制约的,参数的匹配关系是流量特性的决定因素。3个几何参数与相对流量变化关系如图7所示。


图7 几何参数与相对流量变化关系

对建立的4种锥芯尺寸进行数值计算,并把计算结果与实验数值进行比较。模型1是α1=α2,即处于单锥面状态,流通规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,但是相对误差比较大,最大值为0.168;模型2的h1偏大,模型4的α1偏大,两个模型的流通规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,模型2在开度较大时产生很大误差,最大值为0.237,模型4在阀芯处于中间位置时产生很大误差,并且流量控制不稳定,最大误差为0.255;优化后的模型3的流通规律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,并且误差比较小,最大误差仅为0.046。结构优化流量特性如图8所示。


图8 优化模型数值计算曲线

4 结论

运用理论分析、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,对双锥面阀门流道进行系统、深入分析。计算结果表明:通过数值模拟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。这有助于提升阀门优化设计水平,缩短设计周期,降低人力和试验成本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;在对双锥面阀芯结构尺寸充分分析的基础上,给出4种结构模型,模型3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,该模型可满足实际阀门设计要求;研究成果可为双锥面调节阀门后续优化设计和试验提供理论依据。


来源:调节阀信息网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转载请注明:电子人社区

0条回复
跳转到指定楼层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电子人物联网  

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-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QQ|电子人物联网  

GMT+8, 2024-5-6 01:19 , Processed in 0.105420 second(s), 32 queries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